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国际交流 > 正文 >
05
2025.07

作者:

博雅国际夏令营 | 国际学生参访816工程遗址

2025年7月4日早,2025博雅国际夏令营的学员们乘车前往涪陵进行游学。在历史系钟准老师的陪同下,他们先后参观了816工程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沉浸式感受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

4E1F2

上午十点半,学员们踏入被誉为“世界最大人工洞体”的816工程。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启动三线建设,816工程便是其中的重点项目,它由中央军委批准建设,主要作为核原料生产基地。1984年,因国际形势变化,工程停建;2002年正式解密,并最终于2010年向游客开放部分区域。这座工程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轴向叠加全长25公里,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其中,主洞室高达79.6 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18个大型洞室与130多条道路、导洞、支洞等相互交织,宛如一座地下迷宫。学生们沿着蜿蜒的通道前行,不仅惊叹于宏大的工程规模,更对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科技创新精神深感敬佩。

37C20

下午三点,学员们来到世界唯一的水下石刻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它是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栖息而得名。古代先民发现石梁出水情况与长江水位变化密切相关,便在石梁上刻记水位、题诗作文,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水文题刻。白鹤梁上保存着唐代至清代的众多水文题刻,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乘坐40米深的自动扶梯,学员们缓缓进入长江江心,并透过观察窗,亲眼目睹了黄庭坚、王士祯等名家的石刻真迹。博物馆运用实时摄像头与VR 技术,将题刻细节清晰呈现,让学生们得以领略古代中国在水文观测与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5C617

此次参观活动为国际学员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中国历史文化的机会。在816工程,他们感受到建设者们的付出与坚守;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他们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中国记忆。

撰稿:郑晓

摄影:李奕江